发布时间:2018-12-13 13:43:27 浏览次数:
单张纸胶印机的数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设备机械传动系统的数字化改造,也就是独立驱动技术或数控技术的应用。独立驱动技术已经成熟,高精度的编码器控制同步误差可控制在0.03mm以内,伺服电机的旋转精度达万分之一转,伺服驱动器可控制到百万分之一转,这样高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印刷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印刷过程的调整、设置和操纵的数字化,甚至包括印刷故障诊断的数字化,即在操纵台上就可以完成上述操作。
国产单张纸胶印机数字化进展
近年来,国产单张纸胶印机的数字化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驱动技术数字化
国产单张纸胶印机仅水墨系统采用独立驱动技术,其中传墨辊、传水辊、墨色遥控、纸张预置等功能已经实现数字化,继续在其他系统中拓展独立驱动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的方向。国内已经有配套企业开始制造独立驱动的输纸机,有少数企业也在制造与输纸机分离的单张纸胶印机。最新的进展是国内又有几家企业开始制造连线的UV上光和烘干设备。
国产单张纸胶印机下一步的数字化改造方向是,首先实现设备设置的数字化,如输纸、输墨、润版液供给等功能与主运动分离,再解决纸张预置、墨色遥控、自动套准等功能的伺服控制,这样才能使印前制版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接口传入印刷机,从而完成信息化自动调整。目前,无侧规技术、印刷滚筒和传纸过程的独立驱动,是国外单张纸胶印机的重大创新,我们进入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应该相信这是发展的方向,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大胆进行自主创新。
2.信息传递数字化
国内多数单张纸胶印机制造企业还没有设置信息传递的数字化接口,印前的制版信息还需要在印刷机上进行手工调整和设置,不但占用大量辅助时间,而且重复的调整和设置还会带来墨色还原的误差。当前,国产单张纸胶印机迫切需要配置的功能有自动纸张调节功能,包括输纸机、收纸机、叼纸牙排、前侧挡规的纸张预置功能和墨色还原自动调节功能等,只有具备这些功能,数字化接口才有意义。当然,在完成硬件设计的同时,还要完成软件设计,即利用RIP软件使印前和印刷相互兼容,做到印前制版信息快速输入印刷机,可以节省重复调整时间和调整误差。
与国际品牌单张纸胶印机的数字化差距
虽然国产单张纸胶印机在数字化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更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1.驱动系统数字化的差距
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独立驱动的卷筒纸胶印机,并在中国销售出两台。2000年初,世界再次兴起这种技术,并开始淘汰有轴传动的卷筒纸胶印机。单张纸胶印机独立驱动技术还没有全部实现,其主要原因是印刷滚筒不但要负责墨色转移的整个过程,还要担负纸张传递的工作,同一条传动系统要使两项功能完全同步。
不过,在可能的范围内,国外单张纸胶印机厂商还是开始尝试采用独立驱动技术。虽然目前没有达到在整机上全面应用独立驱动技术,但已经实现了输纸机与主机传动链分离、印刷滚筒伺服电机驱动、取消输纸台两个侧拉规机构、独立驱动供水、输墨系统等,只是纸张交接过程仍是用一条齿轮系统传递全过程。目前为止,国内的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商尚未在该领域有所涉猎。
2.数字化信息无缝连接的差距
当前,国外的单张纸胶印机已经具备自动纸张调节(包括输纸机、收纸机、叼纸牙排、前侧挡规等构件在内的纸张预置)、墨色还原自动调节等功能,印前制版信息可无缝地传递给印刷机。随着JDF标准的诞生,它们又将印刷信息做到印刷全过程的传递。
CIP3/CIP4、JDF是印刷过程文件格式标准,已经成为国外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这些标准能使信息在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全过程中进行数字化传递,防止设备制造孤岛效应的产生。国外胶印机制造企业已经成立联盟,致力于推广和遵循这些标准,而国内制造企业刚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企业刚刚开始涉入这个领域。
3.连线控制数字化的差距
近年来,国外单张纸胶印机制造企业已经将联机翻转双面多色印刷、联机专色印刷、UV上光、冷烫印、LED固化、印品检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使单张纸胶印机的功能和适应性不断扩大。国内的单张纸胶印机生产商,只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连线专色印刷和UV上光胶印机的生产能力,仅有一家企业试制出一台串接式单张纸双面四色印刷机,但至今还没有推向市场。
4.设备全数字化的差距
海德堡公司自1995年起相继推出了DI46-4和Speedmaster74DI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成功地实现了传统胶印设备的数字化变身。
DI46-4型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采用卫星式滚筒排列结构,用激光二极管以准确的定位在四色印版上同时激光烧蚀成像,印版成像后,自动清洗掉印版表面的硅屑。印刷时,利用无水胶印油墨实现亲墨、疏墨部分的分离。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大大减少了由于更换印版所花费的辅助时间和产生的套印误差,这种设备曾被人们看成单张纸胶印机全数字化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经过十多年的风光,已失去往日的风采,如今,新的无版数字印刷机已经取代了它的市场。虽然市场变化难以预料,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尤其免化学处理版材的出现,这种设备还会有所发展。继海德堡之后又有多家外国公司相继推出此种设备,并在快速、短版印刷领域创造轰动效应,但至今还没有国内企业进入该领域。